最近真的很闲,闲得发慌,看到抛出的第一个标题,相信大家也能看得出来,是不是真闲得发慌了,没事谁研究古人洗澡啊!而且你见过人家洗澡吗?
古人洗澡我肯定是没见过,但我的优势是读了一些杂七杂八的史书,接下来的这段时间,不光要跟大家聊古人洗澡,还会聊蹲坑啊、扫大街啊、种菜啊、炒菜啊等等闲事,反正越无聊的事儿咱们越要聊,看看有多少无聊的人会听我说这些无聊的事儿。
言归正传,咱们来说洗澡这事儿。其实古人洗澡跟我们是一样的,分两种,一种叫富人洗澡,一种叫穷人洗澡,这么分门别类没有歧义,别往心里去,不管你接不接受,都是客观存在的。
穷人洗澡的目的很直接,就是为了干净,你想想平时忙着打工赚钱还来不及呢,不脏谁有闲心干那玩意儿?
要是夏天的话,男人在河里直接就解决了,女人在家里随便冲个凉了事。可秋冬天就有点麻烦,像我小时候,天冷时一般七天左右洗一次,倒一盆热水关了门洗,洗完之后那盆水……总之没法看,所以在过年的时候,要郑而重之地去浴室里狠狠地洗一次澡,手一搓,特别有手感。
明朝那会儿也有浴室,最初叫瓮堂。瓮堂这个名字是有来历的,说是当年朱元璋定都南京,百废待兴,加上老朱是从农民一飞冲天披上龙袍的,相当节俭,节俭到令发指的程度,连吃的蔬菜都是自己亲自动手种的。但是,既然定都南京了,京畿重地,那是一个国家的脸面,不能马虎,于是征调十余万民夫修建皇城。
那么多人,天天挥汗如雨的,大家想想,要是不洗澡,晚上睡在一个棚里,让那味道一熏,第二天还能醒得过来吗?就算醒得过来,被那味道熏的劲儿还没过去,晕晕乎乎的,能正常干活吗?所以,澡非洗不可!
可是,十多万人,要怎么解决洗澡问题?这事儿难不倒老朱,毕竟人家是从底层过来的,大笔一挥,下旨在南京聚宝门(注:今中华门)附近,修五座澡堂,专供民夫洗澡用。那么为什么要选在聚宝门附近建澡堂呢?也有讲究。
南京城规模最大的三座城门,通济门和三山门(今:水西门)均在洪武十九年增建或扩建,聚宝门是在洪武二年动工的,而且是在原来南唐都门的遗址上重建的,也是当年最大最重要的工程,动用的民夫自然也最多,为了便于民夫沐浴,就将澡堂建在了聚宝门附近。
澡堂很大,高一丈,宽约一丈一,圆顶,那样子看起来就像一只倒挂的钟,最牛逼的是通体没用一根木料,全用石砖砌筑,砖缝用糯米粘合,不透气。
看到这儿,有人也许会疑惑,不透气那不得把人给憋死?放心,古人的脑瓜子跟我们没区别,我们能想到的,他们当然也想到了,穹顶有出气孔,水蒸气上升冷却后,水珠会沿着圆形墙体流下来,而不会滴到人身上。由于其形如钟,又似瓮,所以叫瓮堂。
瓮堂修建起来后,民夫欢欣雀跃,高兴的不得了,要知道对普通百姓而言,沐浴是件奢侈的事,连官宦人家也只是三五天洗个澡而已,如今他们天天可以洗,关键是洗的还是热水,不花钱免费的,怎能不欢喜!
这是明朝早期的澡堂的样子。
我前面说了,洗澡分两种,一种是穷人洗澡,一种是富人洗澡,以此类推,澡堂当然也是分等级的,早前宋人吴淑这样说:在南北朝时期,“明义楼南之明义并,有三浴室,上以清王侯宰吏,中以凉君子士流,下以浴庶类也(注:语出吴淑《事类赋注》)。”你看说得多明白,富人洗澡叫“清”,君子叫“凉”,庶人老百姓才叫“浴”。
那么在明朝的时候,老百姓去洗浴一次得花多少钱呢?一钱。
好书!前排支持
很长知识,谢谢作者。
要钱的啊,呜呜呜~不过内容真的不错
来支持一下萧大,一直很喜欢你的书。
写的真好。
后排支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