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说《水浒传》真是毒害青少年的书,需要被移出课本,那么我们还剩下什么?

2023-02-12 1,515 0

《水浒传》是我国的四大名著,流传了上千年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文学巨著,近日有人声称,这本书有毒,得移出课本。

四大名著在我国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?

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,是我们这个国家的一份巨大的文学宝藏,如果他有毒,那么我们这个国家、这个民族还剩下什么?

除了问我们还剩下什么外,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,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?

喜洋洋和灰太狼吗?

不!喜洋洋和灰太狼前些年也曾被举报过暴力!

于是,现在狼和羊都成了好朋友!

同时,一起成为好朋友的,还有一见面就斗的光头强和熊大熊二。

一派和谐,和谐得想骂人!

这是我们需要的吗?

在现实中狼和羊能成朋友吗?

难道我们这个民族,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的人民,只能活在谎言和童话世界里,沾不得半点污垢?如果真是这样,我觉得我们病了,其临床表现为:看不得别人好,也见不得别人坏,坏的东西会教坏我们,好的东西会让我们嫉妒。于是我们一边小心翼翼地护犊子,一边在网上嘲讽,甚至大骂别人,却没有想到,这样也会教坏孩子,让他们也变成小心眼。

言归正传,来说说《水浒》这本书,他到底毒不毒。

先来看那位提出这本书有毒的网友的观点,他说了三点:

一、我(指那位网民)中小学的时候是通过课本后,看了小说原著,所以我对中小学选此书内容做课文深感不安,中小学不能给毒小说做推广宣传。

二、书中内容故意丑化、污蔑女性、其行为令人发指、情节不合逻辑,108好汉大多没有上梁山,上梁山是作者臆想。

三、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,给武松、李逵、宋江这些人渣安排善终,给予它们无限的同情。歌颂他们的恶行,是我见过最毒小说。

从字面上看,或者如果有人没有看过《水浒传》这本书,光看以上三点,真就会认为是一本毒书了,“无原则歌颂滥杀无辜”、“故意丑化、污蔑女性”、给“人渣安排善终”并“给予它们无限的同情”,无论是哪一条,只要沾边了,剧毒无疑,的确该下架,该从课本里删除。

亏的是施耐庵没活在当世,要搁现在,他应该会被口水淹死,直至除名。

怎么说呢?看到这位网友以上的三条,觉得挺悲哀的,心头异常沉重。

这些年啊,我们在文化上限制了很多,有的因为网上呼声大,就直接给禁了。

归根结底,是无知的人太多了,没文化的占了大头,我并不是在恶意批判谁,或刻意中伤谁,我只说事实,有太多人分不清虚幻与现实,历史与当下,文化与生活了,于是总是觉得这会教坏了下一代,那会教坏了下一代,好像下一代是一根没有灵魂的树枝,踢一脚就往东了,挪一下就往西了,没有主见,往东还是往西完全随机。

如果人是这样的人的话,那么70、60后往上全是坏人,他们看了多少社会之恶,又读了多少“有害”的读物啊!心里全是毒,简直一个个全是“老毒物”啊。

我常说一句话,看待历史,要站在当时历史的环境中去理解,而不是站在当下,以当下人的观念、思想去对历史说三道四,这样是牛头不对马嘴的,怎么可能对得上?

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,按照这位网民的逻辑,抗日战争所呈现的战争场面,是不是也太血腥、暴力,该禁止这样的爱国教育?

上海保卫战、南京大屠杀……那一桩桩的沾满了鲜血的历史,是否也该忘记了,然后活在没有丝毫污染的幻想中的童话世界里?

肯定不行!我们不但不应该活在幻想的童话里,且理应直面历史,直面现实和这个世界的残酷和不公,然后以充满阳光的积极的心态,去理性的思考历史,反思过去,并改变未来。

活在真空的保护下是不会长久的,植物如此,动物如此,人也如此。

很多人常说,以史为鉴,读史明智,看古典名著亦是如此。

《水浒传》反映的是当时社会的特殊形态,我们读这本书,不应只看个别情节,更不应揪着个别情节不放说他有毒,我们应该去理解他的背景,了解他所处的时代,只有彻底理解了人物所处的时代,才会对书中人物所遭遇的一切产生共鸣,由此生出一种悲悯。

我读《水浒》时,心中不时会涌出一股悲怆,封建集权下的百姓何其之苦啊,此书所展现的宏大的叙事,又何其壮哉,怎么就看出了有毒的成分呢?

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,因为我实在想不明白,这么一本经典的文学作品,我们没有从中看出英雄之气概,没有看出时代之弊害,没有看出人物之悲壮、人生之复杂,没有看到其灼灼生辉的精华,反而看到了毒素?

难道就因为暴力,所以,受苦受难的百姓,反抗统治阶级就是不对的了?

难道就因为唯恐伤害你家孩子脆弱的心灵,就该把整个中国历史和文化否定,从而无视于他?

这算是哪门子的狗屁歪理?

幸好官方给出了回应,归纳起来,也总结了三点:

第一,《水浒》文学价值巨大,开创了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。

第二,《水浒》是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。《水浒》价值取向与现代文明不合拍,是阅读《水浒》不可回避的问题。堵不如疏,疏不如引,惟有理性地引导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。

第三,《水浒》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。《水浒》没有给我们展现一个“正确”的世界,而是一个多样的世界。有善,有恶,有善与恶之间的种种不得已,幻想、隐忍、挣扎、妥协、反抗……一言一行背后都镌刻着人性的复杂。

这三点回复,是理性的,明智的。

什么是经典呢?

乃是因为他超越了非黑即白的人性刻画,如实反映了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性。既然世界是复杂呢,人性是贪婪、残酷的,为什么就不允许文学作品呈现呢?

读书读的是什么呢?

读人物、读社会、读人性,读前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思想和精神财富,只有从这个层面去读书,才能把书读好。也只有如此,才能丰富我们的内心和精神世界,从而更客观、理性地看待这个世界。

如果只是片面的、肤浅的,并武断地去理解书中的内容,不如不读,因为那样的人读了书,只会给这个社会添堵,只会阻碍我们文化的发展。

相关文章

最近的一些杂感
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作品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》
历史上每个朝代都只有一次真正的改革
随着年龄的增长,对历史的观点也在改变
说一点《泊秦淮》的一点小感受
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经历

发布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