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重温了《雪山飞狐》,咱们抛开金庸先生的名声,影视剧灌输的固有印象,单就故事结构来说,假设这样的一个故事是一个不知名的作者写的,能否出版都得打个问号。
评论界普遍认为,这本书的主角其实是胡一刀,但胡一刀没有真正的出现,而是在众人的回忆之中慢慢完善的,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妙处。当然,也有人认为,主角是胡斐,毕竟书名就叫雪山飞狐,那主角一定是胡斐,但是,在这本十万字左右的书里,胡斐是在故事将近一半,差不多四五万字时才真正出场的,单是主要人物不清楚,这一条就足够判死刑了。
不过,我真正想要表达的,不是说金庸先生的故事结构不好,而是当下的文化界出问题了。
我们的小说、影视几乎有一条隐形的或者说是固化的模式,主角一定要早一点出场,包括女主,特别是影视上面,男女主最好在第一集出现。由于影视强大的带动力,导致小说也趋向于这种模式。包括我自己的小说,如果女主晚一点出现,就会有人提出来,如果男主、女主都晚一点出现,那一定就是错的,得改。但是,没办法,这就是市场。可是,总觉得哪里错了,因为如果一味的是同一种模式,我们的文学、影视道路肯定会越走越窄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