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类: 微言

随思随想的短语记录

33 篇文章

thumbnail
写给爱好文学的人
敬告所有爱好文学的人: 文字只是一种工具,文学只是众多行业中的一行,他不神秘也不神圣,其实说到底任何一个行业都不神圣,你选了一行爱一行,这是职责所在,是本分,是应该的。 但是,很多人却沉溺其中了,以为自己从事的行业真的很神圣(包括从事文学文化老师医生等),你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不是应该的吗,难不成工作分等级? 还有很多人把文学看得太神圣,把文学当生命,…
thumbnail
关于蔡京货币改革的一些想法
最近在写的《朕本凡人,奈何天子》里面,宋徽宗篇章涉及到了一些蔡京改革的事情。 说到货币改革时,心里有些疑惑,也不知道是历史长歪了,还是我长歪了,觉得蔡京做的事情,历朝历代都在做,怎么蔡京就被骂了千年呢? 比如历史上著名的当十钱,臭名昭著,这种当十钱就是以一当十的大钱,其实在特殊时期,比如战争时,历朝历代都用过这种方法,民国时也用过。他的弊端是,如果…
thumbnail
中国历史上的变法为何很难成功?
其原因有两个,一是“万般皆下品,唯有读书高”,功名等于当官,在整个的封建社会当中,基本上每朝每代都处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之中,读书就是为了跳跃阶层当官,在整个社会都为了读书当官的前提下,变法改革,相当于是跟绝大部分人作对,要革了那些人的利益,事实上是没有人会同意的,即便是老百姓,他们也想让自己或自己的子孙都走上那条终极之路,也并不一定会完全支持变法改革…
thumbnail
重温《雪山飞狐》之感
最近重温了《雪山飞狐》,咱们抛开金庸先生的名声,影视剧灌输的固有印象,单就故事结构来说,假设这样的一个故事是一个不知名的作者写的,能否出版都得打个问号。评论界普遍认为,这本书的主角其实是胡一刀,但胡一刀没有真正的出现,而是在众人的回忆之中慢慢完善的,这也正是这本书的妙处。当然,也有人认为,主角是胡斐,毕竟书名就叫雪山飞狐,那主角一定是胡斐,但是,在…
thumbnail
小说《衙探》修改记录
《衙探》是我去年写的一本历史悬疑小说,说的是宋朝新闻记者,替百姓发声的故事,由一个个小案件串联起来,最后揭露出一个惊天大案。 这是一个常见的讲故事的模式,一个个小案子串起一起惊天大案,但由于古代新闻记者这个题材本身,有些敏感,所以在出版过程中遇到了些麻烦,认为借古讽今,所以不得不作些修改。 其实挺无奈,因为在写的时候并不觉得哪里敏感了,但有些事是禁…
thumbnail
阿谀奉承和刚正不阿
溜须拍马,阿谀奉承的人,一般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。 但是,那都是后人在他们死后把他们钉上去的,在他们活着时,往往活的都比较滋润,即所谓的权贵。 相反,刚正不阿,铁面无私的人,一般都会青史留名,彪炳史册,为后人所纪念。 但是,那也是在他们死后被后人标榜赞美的,在他们活着时,往往是权贵的眼中钉肉中刺,即现代人所谓的 1450。 因为历史在轮回,后人…
thumbnail
最近的写作情况
很少在博客上面透露写作情况。不过最近在写的这本书有些特殊,所以在这儿抒发一下。 书名叫做《朕本凡人,奈何天子》,是用第一人称的视角,书写了唐玄宗、李后主、宋徽宗以及天启帝四位皇帝。 他既不是小说,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社科历史,很难将他归纳。 这么做的目的,我是想试图避开一般讲史的脉络,让历史人物自己跳出来讲述他们自己的一生,从而引入他们是天子,但也是…
thumbnail
壮丽河山,本不应圈地收钱
壮丽河山,本不应圈地收钱。从大的来说,那是地球的,从小的来说,那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。 现在正在圈地收钱的那些旅游景点是怎么来的? 是历朝历代的名人创造的,旅游说到底是人文,没有人文底蕴,那些山那些建筑一文不值。 那你圈起来后,当代人如何再创造人文? 那些石刻是怎么来的? 那些道观寺庵又是怎么来的? 现在的人要去建一个,铁定是非法的吧? 那当代的人文…
thumbnail
文字是分等级的
最近这段时间在看《我在岛屿读书》这个极其文艺的综艺,从中感悟到一个东西,就是初级作家喜欢用华丽的词藻掩饰其本身的叙事和语言的缺陷,再升一层的作家会用相对平实简单的语言,四平八稳。最高级的境界是,吸收了中外优秀的文化,能玩转古文,也能写出现代的那种中西结合的所谓的现代文学语言,但他却在这种基础上克制了卖弄,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语言风格,简单而活泼,…
thumbnail
虚构的文学也逃不出权力
细细想想,我们的文学或影视作品,都在宣示权力,那种至高无上的权力,无论古装还是现代题材的,都有这种倾向。小人物(主角)反抗,但一般情况下他是反抗不过权力的,最后还是上面有人支持、理解、欣赏,这才有所成就,完成了小人物的理想,所以,潜意识里最终还是在告诉大家,最终还是上面的英明。 权力在我们五千年历史中几乎是无所不能的,就连神话故事也是这样的套路,神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