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早在上古时期就有对犯罪的人实施流放这一刑罚的存在,例如在《尚书·尧典》中就有描写舜平“四罪”的功绩,“四罪”指的就是共工、三苗、鲧和驩兜这四罪,而他们最后的结果也是遭到流放,“流共工于幽州,放驩兜于崇山,窜三苗于三危,殛鲧于羽山。”将这“四罪”流放在四方边远地区,这也就是最早的流放罪人的记载。 后来到了汉唐宋元几朝,流放发配这一罪罚更是常见,例…
近些年来,国家一直在提倡全民阅读,以及延伸开来的各类读书活动,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图书卖得更好,而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,一个浮躁的民族是绝对不会有出路的,这个道理其实文盲都知道,所以文盲也在鼓励自己的孩子读书, 可能有人会说,读书与经济条件是相关的,生活压力大,每天疲于奔波,哪来的心情读书?是的,肯定有关,但不是绝对的。 事实上读书本身就是种最好的解压方…
说到上厕所这种事就有点尴尬,毕竟这是极为私人的事情,怎么能拿来公开谈论呢,而且是放在读书这种极为文雅的事情上?不嫌脏啊? 别急。不管是什么事情,只要它在传承,经历时间的沉淀后,就会形成一种文化。比如说饮食,最初它也仅仅只是为了饱肚子而已,但是随着它的传承、发展,以及上千年的沉淀,就形成了饮食文化。同理,上厕所这种事情,它仅仅只是为了排泄而已,一有便…
首先来说说肥皂。最早的时候用的是草木灰,就是烧饭做菜时土灶里烧火烧出来的灰,用来洗头洗身体,宋朝的《鸡肋编》有记载,说明这东西到了宋代依然有人在用。 有人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,把灰涂身上,实在无法想象。其实用灰来洗澡还算好的,灰带有碱性,有去污作用,至少是有科学依据的,更早的时候是直接用泥搓身子的。见过猪或牛在泥水坑里打滚吗?这种场景可能四十岁以上的…
看到这个标题,有些小伙伴可能震惊了,明……明朝也有肥皂、香水? 嘿嘿!别以为你现在生活在很文明,科技很发达的时代,其实关于洗澡、洗头等洗浴用品的配方早就有了,古代和现代的洗浴用品最大的区别在于,古代人用的是纯天然的,现代人用的加了许多化学品。 看到“化学品”的字眼后,你会不会觉得很不舒服?看到“纯天然”的字眼后,会不会很眼红? 这就对了,不要鄙视古…
说到富人洗澡的地方,千古以来莫过于华清池,也就是传说中的贵妃浴,看看人家是怎么洗澡的,有诗云: 春寒赐浴华清池,温泉水滑洗凝脂。 侍儿扶起娇无力,始是新承恩泽时。 这是杨贵妃洗浴的场景,天下第一豪华,无与伦比。一般的士大夫则洗的是香水浴。 那么这香水从何而来呢?所谓香水,其实就是花的香味。 当时在浙江兰溪有一处著名的洗浴场所,叫做兰浴堂,非常的高级…
首先必须声明,评价艺术作品需要抛开政治因素,其次,她是一部外国电影,需要把一群中国人说英语的不适感屏蔽掉,做到这两点后去看这部电影的话,你会发现她没有如网友评价中的那么差。 与所有好莱坞电影一样,她的思绪是天马行空的,很多人都说不符合真实历史,需要注意的是,这不是历史片,她只是借历史的壳演绎的一个关于女性成长的故事。也有人说,历史细节也是不相符的,…
其实这标题是个病句,因为用了两个“曾经”,代表的是过去式,所以无论是曾经的那个少年,还是曾经的那个梦想,都只是曾经的,少年不可能还是那个少年,梦想也不可能还是那个梦想。 曾经的少年已经步入中年,而曾经的梦想业已变质。 任何事物都会变,人会变,会成熟,会变老,心态自然也会变,而心态一变,梦想肯定就不再是那个梦想了。 开篇说了段绕口令,其实是想说,我老…
我的儿子尹逍今年已进入小学六年级,面临小升初的升学考试,语文改革后,阅读和作文占了较大比重,这也是一些家长比较操心和担心的地方。下面结合我的经验,给出一些建议。 从大方向来说,阅读一生的事情, 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提倡全民阅读,在提高阅读率的同时,其终极目的是提高全民的素质和素养,而素质和素养也只能在阅读中获取。在生活中你可以装得很有素质和素养的样子,…
这两天网文界又起了小波澜,源由是晋江因纯爱/无cp栏目下的文章爆雷,被有关部门责令关停整改。在被责令关停整改当日,晋江文学城发布了声明,大概的意思就是,根据网信部门要求,晋江文学城自 2020 年 9 月 7 日 11 时至 2020 年 9 月 21 日 11 时,暂停纯爱/无cp栏目页面文章和评论的更新。对于属于多个栏目的文章,也将全面重新审核…